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與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泰國鐵路技術研究發(fā)展局、泰國農業(yè)大學以及西南交通大學共同籌劃在泰國設立高速列車技術課程,7月11日多方共同簽署了“高速列車技術教學培訓諒解備忘錄”。
在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中泰兩國先后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展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等諒解備忘錄。中泰兩國2013年建立高鐵技術合作,中國中車對此高度重視,主動融入泰國軌道交通事業(yè)發(fā)展,積極參與了中泰高鐵、連接三大機場線等鐵路重大項目。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與泰方各界始終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持續(xù)深化中泰鐵路技術合作,并已取得顯著成效。10多年來,兩國鐵路技術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此次中泰再攜手,共同推動高速列車技術教學培訓在泰國落地生根,不僅是對過去合作成果的鞏固和深化,更是對未來合作前景的展望和期待。
各方將在泰國農業(yè)大學聯(lián)合設立針對教育水平和專業(yè)水平的高速列車技術固定課程和非固定課程課程。固定課程包括針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或選修課程,重點圍繞高速列車車輛技術開展授課,每年度1學期。非固定課程主要針對泰國政府官員、行業(yè)工程師和高校教師等,以研討會形式開展,由各方討論確定議題,每年至少舉辦1次。
此次設立的高速列車技術課程,將圍繞高速列車設計、制造、運營及維護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傳授先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將為泰國培養(yǎng)高鐵領域國際化技術工程人才,推動泰國高速列車技術的發(fā)展。
各方將共同制定每年度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中車四方、國創(chuàng)中心和西南交大負責教材編制、課程開發(fā)及授課實踐。教學將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中方將根據需要組織或派遣老師在線或赴泰授課。
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梁建英在出席簽字儀式上發(fā)表講話,她表示,通過今日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期望能夠進一步加強中泰兩國在高速鐵路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國創(chuàng)中心將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與泰國同仁一同在技術研發(fā)和人才培養(yǎng)等領域開展更廣泛且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高速鐵路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
以此多方攜手并進,在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交流、產業(yè)發(fā)展等領域進一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將為中泰兩國間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軌道交通項目執(zhí)行賦予新動能。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