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wǎng)報道 11月24日,我國首列齒軌列車(電客車)在四川資陽成功下線,此列齒軌列車由中車集團研發(fā),是國內(nèi)首創(chuàng)、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新制式車輛,填補了中國在齒軌列車領域的空白。
據(jù)中車資陽有關負責人介紹,齒軌列車是一種運用于登山鐵路的新型軌道交通車輛,通過在車輛走行部配備一個或多個齒輪的方式,在爬坡時與安裝于軌道中間的齒條嚙合,借助齒輪齒條的咬合力穩(wěn)步行進,最高可在480‰的坡道上安全行駛。由于齒軌鐵路安全性好,適應性強,環(huán)境友好,建設成本低,特別適宜山區(qū)或旅游景區(qū)的觀光線路,未來齒軌列車將成為國內(nèi)山地軌道交通及觀光旅游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中車資陽公司牽頭編制了四川省《山地齒軌車輛通用技術條件》地方標準,修建了國內(nèi)首個齒軌輪驅(qū)裝置試驗臺和首條齒軌列車試驗線,為齒軌列車成功研制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打造國內(nèi)首個山地齒軌車輛研制基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此次下線的齒軌列車,未來該車將運用于國內(nèi)首條齒軌鐵路——都江堰至四姑娘山之間(簡稱“都四”線路)。據(jù)悉,“都四”線路預計首段2023年底開通運營,2026年全線通車。
來源:央視網(wǎng)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