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共和報》3月22日報道:
近年尼新能源車進口量激增,政府也通過關稅減免等措施鼓勵使用,大城市馬路上“擠滿了”新能源車,但國內燃料整體消費習慣仍保持老派風格,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等石油產品進口并未放緩。
據(jù)尼海關局統(tǒng)計,本財年前8個月尼石油產品進口量仍保持高位,較上財年同期略有增加。截至3月中旬,柴油進口量達到87.14萬千升,同比增長3.3%。由于全球油價下跌,尼今年在柴油進口上已支出788.6億盧比,略低于去年同期的888.9億盧比。但基于已增加進口量政府仍獲得超過347.8億盧比收入,高于去年的342.4億盧比。
與上財年同期相比,本財年前8個月汽油進口量也有所增加,共進口48.98萬千升汽油,同比增長 8.8%,政府在該項進口開支支出428億盧比中共征收近278.1億盧比稅收。
尼工商供應部數(shù)據(jù)顯示,本財年前8個月,共8766輛新能源車,同比增長24.3%,其中6883 輛來自中國,1856輛來自印度。
專家分析石油進口量上升原因指出,雖然城市新能源車使用量正在增長,但公共交通、貨運、農村交通仍嚴重依賴化石燃料。其次,經濟復蘇勢頭穩(wěn)定、工廠在高峰時段被迫限電也是一大原因,旱季主要河流水位下降,水電站發(fā)電量大幅下降。
對烹飪用氣依賴似乎也在加重,液化石油氣進口量本財年前8個月為36.2億公斤,較去年同期的34.7億公斤有小幅上升。專家表示,液化石油氣進口量增加或因大多數(shù)家庭仍采用燃氣烹飪,電爐需要穩(wěn)定電力而電力并非每家每戶穩(wěn)定供應,穩(wěn)定供電對于部分家庭來說仍是“奢侈品”。
此外,航空燃料進口量也從上財年同期的12.75萬千升增長至本財年的13.92萬千升,該趨勢體現(xiàn)出航空業(yè)有所反彈。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