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宜昌,每日12時至14時,部分公交車被抽調(diào)作為愛心避暑納涼公交,包括建筑工人、外賣小哥在內(nèi)的戶外勞動者可以就近在車上免費避暑、午休。據(jù)7月17日《湖北日報》報道,該市目前已有8個“納涼公交”站點,這項服務將持續(xù)到9月。
近來,我國多地遭遇持續(xù)高溫天氣,環(huán)衛(wèi)工人、建筑工人、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更是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防暑降溫的措施年年有、處處有,但怎樣讓戶外勞動者真切感受到清涼,是擺在每一座城市面前的“夏日限定”考題。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城市公共治理能力在具體而細微之處的體現(xiàn)。
宜昌的表現(xiàn)叫好又叫座。有工人說“納涼公交”解決了困擾自己多年的午休難題,還有網(wǎng)友建議把類似舉措推廣到其他城市。
近年來,隨著戶外勞動者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地都建了不少愛心驛站、小屋,許多建筑工地也具備了接電和場地條件來提供防暑服務。不過對一些從事市政工程的流動施工人員而言,最熱的中午時分往往不得不在馬路邊、樹底下席地而眠。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業(yè)態(tài)勞動者。
“納涼公交”的出現(xiàn),精準地擊中了這一痛點。正如車身上印著的標語“你為城市流汗,我為你送清涼”,戶外勞動者承擔起了城市運轉部分必不可少的工作,給他們以庇護,就是為城市建設發(fā)展蓄力。鑒于城市間的相似性,“納涼公交”很大程度上具備在其他地區(qū)復制、推廣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各地陸續(xù)發(fā)布“高溫停工令”、強化“換班輪休”等,都在不斷加強對戶外作業(yè)勞動者的保護和照顧。
從城市治理的維度看,“納涼公交”這個點子也生動地說明了:真正貼心的、受歡迎的公共服務,往往是那些被直截了當送到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人群中去的。
公共資源有限,如何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是對相關管理者的考驗。夏季中午是公交車運營低峰,抽調(diào)部分富余車輛作為“納涼公交”,這一操作既沒有影響運營,也沒有明顯增加成本,還讓“閑置”車輛發(fā)揮了作用,可謂對公共資源的高效、充分利用。
進而言之,利用現(xiàn)有資源為包括戶外勞動者在內(nèi)的廣大市民服務,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嘗試和經(jīng)驗。近日,江蘇全省4000多家銀行網(wǎng)點向戶外勞動者開放,為他們提供避暑、飲水等便利;前幾天,四川成都部分地鐵站設立納涼區(qū),為市民準備了椅凳,被網(wǎng)友稱贊彰顯出一座城市的包容和人性化。
讓人欣喜的是,“納涼公交”上線僅幾天時間,已經(jīng)引起愛心傳遞現(xiàn)象——有不少市民和單位在服務時間給車上的勞動者和司機送來西瓜、飲料等防暑降溫關懷……
從這個角度看,“納涼公交”不僅僅是尊重勞動、關愛勞動者的一種存在,而更像是一個小型城市治理試驗站。一個善舉可以激發(fā)另一個善舉,一個治理良策可以帶動更多意想不到的力量加入,讓正能量源源不斷——如此,城市這臺大車才能更順暢地行駛。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