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0臺東風E70新能源出租車在竹山縣投用,該縣新能源出租車、公交車達到200臺,其中公交車中新能源車占比100%,助力秦巴山區(qū)群眾綠色低碳出行。
“這車真穩(wěn)當,坐車感覺很輕盈,比燒油的車安靜多了?!痹谖錆h市江岸區(qū)韋桑路,王太婆登上24路公交車。目前武漢公交集團更換升級1000輛純電動車,新能源公交車及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89%。通過更換環(huán)保能源車輛、精細化設計公交地鐵接駁線路、充分利用共享單車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等一系列舉措,武漢正打造綠色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低碳交通城市。
眼下,隨著我省大力推進城鄉(xiāng)公交一體化,在潛江、赤壁等地紛紛興起換車熱,新增大量通村公交便民利民惠民,將景區(qū)、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城區(qū)打通,實現(xiàn)“公交全覆蓋、換乘零距離”。抓住這一契機,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從充電樁、停車場以及稅收、保險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減少機動車尾氣污染,保障群眾安全綠色出行。赤壁市由市級財政投入2.6億元,對原有的230多臺農(nóng)村客運車輛進行回購補償,并引進300臺新能源公交車。
今年,省交通運輸廳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引導市民優(yōu)選綠色出行工具。積極推廣新能源、智能化、數(shù)字化、輕量化交通裝備,加強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加快形成低碳交通運輸結構,推廣高效運輸組織模式,積極引導公眾綠色出行,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襄陽、十堰被評為全國首批城市綠色配送試點城市。車輪下的“減碳”,還體現(xiàn)在積極推進新能源公交車應用,不斷刷新我省綠色出行顏值。目前,全省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占比58%,到今年底,這一比重將增至77%左右,到2025年末,新能源公交車占比將增至85%以上。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