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月的時間,穿黃公交每天在黃河兩岸迎來送往,已經(jīng)穿行6萬多次。”
4月25日,濟南新舊動能轉(zhuǎn)換起步區(qū)獲批兩周年。兩年間,多條公交線路往返于黃河南北兩岸,運送了一批批跨黃出行的市民乘客。其中,作為濟南首條穿行于黃河隧道的公交線路,K260路已經(jīng)運送乘客近90萬人次。
“我家在黃河北部的王家鎮(zhèn),孩子在濼口上學,沒有穿黃公交之前,需要天天接送孩子?!盞260路的開通,方便了黃河北居民張女士一家的日常出行。前往南岸城區(qū),不用騎車走濼口浮橋和黃河大堤,出了家門就是公交站,直達濟濼路。
對于村子里年齡較大的老人來說,穿黃公交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皼]有這條公交線之前,我和老伴只能去桑梓店或者大橋街道趕集,想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也走不了多遠。”K260路開通后,張大爺幾乎每個周都要坐車去主城區(qū),在濟濼路換乘其他公交線路前往其他地方。
2021年9月,“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開通,為主動融入“北起”城市發(fā)展新格局,助力新舊動能轉(zhuǎn)換起步區(qū)建設(shè)發(fā)展,濟南公交在一個月后開通首條穿黃公交K260路。穿黃公交從桑梓店公交車場出發(fā)后,線路沿梓東大道、國道309運行,在北岸穿過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后,到達黃河南岸的動物園終點站。
“截至目前,K260路已經(jīng)運行了6.1萬余班次,每一班都會穿過黃河隧道,運送乘客88萬余人次?!睗瞎槐辈抗疽魂犡撠熑朔Q,穿黃公交的開通,加強了起步區(qū)與主城區(qū)的聯(lián)系,大大方便了沿線居民的出行。
記者了解到,除穿過黃河隧道的K260路外,濟南還有多條跨過黃河大橋運行的公交線路。如K89、K130、K143、K173、K179、K223等。此外,K177、K178路等線路的運行區(qū)域則在黃河以北,為沿線村民出行和鄉(xiāng)村游提供便利。
2022年12月,《濟南市城市公共交通規(guī)劃(2022—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規(guī)劃提到,濟南將依托已建成或者在建的濟南黃河大橋及復線、建邦黃河大橋、鳳凰黃河大橋、航天大道隧道等跨黃通道,持續(xù)增強公交優(yōu)先的空間保障能力,推進公交專用道連片成網(wǎng),并向外圍新城拓展,充分保障地面公交優(yōu)先通行。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