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建重工“平江號”TBM應用于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
日前,由鐵建重工研制的“平江號”巖石隧道掘進機在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創(chuàng)造了月累計進尺602米的施工業(yè)績,同時該集團研制的“江源15號”巖石隧道掘進機在山西垣曲二期抽水蓄能電站實現(xiàn)日進尺31.06米的好業(yè)績。
據(jù)悉,由該集團研制的衢江抽水蓄能電站巖石隧道掘進機已完成驗收并發(fā)往工地現(xiàn)場,不久后將開啟掘進施工任務。這些項目的順利推進,意味著鐵建重工在抽水蓄能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巖石隧道掘進機在抽水蓄能項目的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tǒng),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根據(jù)國家能源局發(fā)布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到2035年,建設抽水蓄能電站247個,投產(chǎn)總規(guī)模達到3億千瓦。按照抽水蓄能項目平均每千瓦6000元的造價計算,2035年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整體價值量預計為1.8萬億元,2021-2035年新增掘進機、鉆爆法裝備價值量預計達到600多億元。
據(jù)鐵建重工水利水電聯(lián)合運營中心總經(jīng)理楊方明介紹,電站的建設離不開裝備的支撐,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對“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的迫切需求,為掘進機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也對掘進機在變徑、小轉彎、斜井施工、快速制造和拆裝、安全掘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掘進機已在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轉型中取得了可喜突破,將成為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主流解決方案。
目前,鐵建重工研制的小直徑超小轉彎新型巖石掘進機成功應用于多個抽水蓄能電站排水洞及勘探洞,解決了小直徑掘進機超小水平轉彎、小斷面高效出渣、通風及物料運輸、不良地質(zhì)處理等難題。他們最新研發(fā)的大坡度斜井可變徑新型掘進機即將實施應用,可望解決大坡度斜井全斷面機械化開挖難題。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