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14日首次通過行車隧道,標志著氫能車輛首度在港島及新界載客行駛。環(huán)境及生態(tài)局局長謝展寰、環(huán)境及生態(tài)局副局長黃淑嫻、立法會環(huán)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勛等嘉賓搭乘試行巴士通過行車隧道。
城巴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170號線首次通過行車隧道,服務范圍拓展至港島及新界,以華富邨巴士站作為起點,途經包括香港仔隧道、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在內的三條隧道,是香港唯一能同時通過三條收費隧道的專營巴士路線。
城巴董事總經理李卓豪表示,公司預計由現(xiàn)時起不再購入柴油巴士,并到2045年能夠營運一支完全零排放的車隊,未來氫能及電動巴士會采取7:3比例。同時他認為,清晰的路線圖和政策框架,再借助內地及海外營運經驗,及提供相應的財務支援與補貼,有助于加速氫能經濟發(fā)展,使香港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技術中心,帶來更大的經濟成功。
立法會環(huán)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勛指出,購買氫能巴士的成本高達800萬元,促請政府盡快推進相關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只要應用及需求增多,量產成本可以降至500萬元或以下。
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自今年2月起,于九龍區(qū)三條路線持續(xù)提供穩(wěn)定服務。城巴目前已展開第二輪評估,以了解氫能巴士于夏季炎熱環(huán)境行走相同路線的營運表現(xiàn),以讓團隊做出更全面分析。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