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地鐵加油,要提一個大桶,用量杯一點一點往里舀。齒輪油又黏又稠,加完之后渾身都是黑乎乎的油,洗不掉。后來有了油抽,可抽起來也非常費勁。冬天,油的黏稠度更大了,像快干的瀝青,加滿一個油箱要拉20多次,1列車有16個油箱,加次油胳膊要疼一星期?!辈苤纬f。
曹治超是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車輛中心一名“90后”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地鐵是城市的“主動脈”,2013年進入鄭州地鐵工作的他,已經(jīng)為這條“主動脈”默默耕耘了9年。
“現(xiàn)在,我們自主研發(fā)了電客車齒輪箱加油機。一輛車的齒輪箱加油作業(yè)由原來3人3小時縮短為2人1小時,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每年能夠節(jié)約成本5.68萬元?!碧崞鹱约簬ш牥l(fā)明的這臺“爆款”專利產(chǎn)品,曹治超充滿驕傲:“它采用一體化設(shè)計,主油路、控制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等均集中安裝在這一臺小車內(nèi),控制系統(tǒng)能夠?qū)崟r檢測瞬時流量、油溫等,通過壓力開關(guān)、單向閥、軟件等多重防護,保證主油路安全可靠。目前,該裝置已在鄭州地鐵全線網(wǎng)推廣使用。”
一臺小小的加油機,節(jié)約的是人力、物力、財力,凝結(jié)的是技術(shù)人員“由修理到鉆研再到創(chuàng)造”的心血,閃耀的是新一代城市軌道交通維修工人腳踏實地、砥礪奮進的精神之光。
2013年,曹治超進入鄭州地鐵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地鐵車輛檢修工人,先后參與了鄭州地鐵1號線、2號線的開通調(diào)試和日常檢修工作。初起爐灶,缺水少電,曹治超面臨的工作環(huán)境異常艱苦。“有一次我們4個人干完活,食堂已經(jīng)沒飯沒電沒熱水了。我們走了好遠才找到村里一家賣饅頭的店,店里只剩下了11個饅頭,買回來就點咸菜、涼水,就是一頓工作餐?!被叵肫甬斈甑钠D辛,曹治超并無怨懟,“越艱苦的地方越能鍛煉人”。
寒冬酷暑,風雨幾回。生活條件的艱苦容易克服,工作上的難題才真正讓人“頭疼”。當時,鄭州地鐵剛剛上線,新問題需要解決,技術(shù)空白需要填補,可謂困難重重。2016年,鄭州地鐵車輛中心組建電子興趣小組,吸納對電子維修感興趣的員工加入,曹治超成為小組的核心成員。
“興趣小組前期開展的是故障電子板件芯片級維修。從前,車輛的電子板件壞了只能換件修,不僅費時費力,也增加了成本。我們研究透它的工作原理后,換幾個芯片或者電阻電容,就可以解決問題。并且,我們可以對疑難故障進行自主分析,比如哪里容易發(fā)生故障,我們對其進行改造,以此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地鐵車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辈苤纬f。
剛進入興趣小組的曹治超,遇到了比之前更大的挑戰(zhàn)。一邊是陌生的技術(shù)、復(fù)雜的難題,如一座座大山橫亙眼前;另一邊是領(lǐng)導(dǎo)的信任和殷切期望,讓曹治超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但我就有那股勁,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做好。當時我就住在單位,一周回家一次,白天工作思考,晚上學習看資料,把白天不會的內(nèi)容想明白?!辈苤纬貞洠诰S修LCD屏控制板時,由于電子板件集成度高,技術(shù)要求嚴格,維修難度極大。為保證維修質(zhì)量,他從零開始,廢寢忘食,晝夜奮戰(zhàn),終于將LCD屏控制板的核心原理整理出來,為LCD屏的芯片級維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依靠扎實的檢修技藝和刻苦的鉆研精神,曹治超在科研創(chuàng)新、技術(shù)革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2017年,以他個人名字命名的“曹治超創(chuàng)新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主要從事電客車電子板件研究與維修、電客車疑難故障分析與處理以及檢修生產(chǎn)實用工裝的研發(fā)制作等,曹治超完成了從“技術(shù)工人”到“創(chuàng)造能手”的華麗轉(zhuǎn)身。
鄭州地鐵維修群體中,像曹治超這樣敢想敢干、勇于攻關(guān)、敢于創(chuàng)新的年輕新生力量并不是個例?!安苤纬瑒?chuàng)新工作室”共8人,其中有5人是“95后”,90年出生的曹治超是“老大哥”。而在整個鄭州地鐵軌道交通維修團隊里,這樣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還有5個。
9年時間能夠帶來什么?是成長,是蛻變,是一個個新時代軌道檢修技術(shù)工人們奮發(fā)向上、充滿活力的奮斗群像。
截至目前,曹治超帶領(lǐng)團隊累計研究電客車電子板件51份,完成故障板件維修1500余件,累計節(jié)約維修成本950余萬元。工作室累計申請國家專利10項,完成工裝制作18件。
如今的曹治超,仍是一身工裝,腳踏勞保鞋,奔走在列車檢修車間與工作室之間?!白灾鲃?chuàng)新研發(fā)不容易,但這條路我們必須要走。”曹治超擦擦汗,笑了。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shù)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shù)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