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濟南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fā)展規(guī)劃》進行介紹。
濟南將統籌“鐵陸空地水”全方式、全領域發(fā)展,加快打造省會綜合立體交通網,提升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全力創(chuàng)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01
運營及在建城市軌道將達到279公里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加快城市軌道交通二期6條地鐵工程建設,到2025年,運營及在建城市軌道達到279公里,推動軌道交通場站TOD綜合開發(fā),完善周邊公交、慢行體系,引導城市功能、人口向軌道站點周邊集聚。適時開展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guī)劃編制工作。
02
“1+6”城市高鐵、高速雙高通道
《規(guī)劃》指出,濟南將構建省會經濟圈“1+6”城市高鐵、高速雙高通道,提高濟南與淄博、泰安、聊城、濱州、德州、東營等6地市聯系水平。
持續(xù)完善鐵路網絡。到2025年,“米字型”高鐵網基本形成,建成濟鄭高鐵、濟萊高鐵、黃臺聯絡線,推進濟濱高鐵、德商高鐵,實現省會經濟圈市市通高鐵,打造軌道上的省會經濟圈。提升普速鐵路連通深度,推動郭家溝至大石家地方鐵路、聊泰鐵路規(guī)劃建設,謀劃研究膠濟鐵路至瓦日鐵路聯絡線、濟西至十二里閣聯絡線等項目,實施“支線鐵路進港進園”工程,打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助力運輸結構調整。到2025年,全市高鐵運營及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
謀劃研究濟南至淄博等城際鐵路,推動實現省會經濟圈市市通高鐵,由“互聯互通”向“直連直通”轉變;全力推進省會經濟圈高速公路聯絡線建設,輻射帶動聯線周邊21個區(qū)縣發(fā)展,擴大濟南市經濟腹地,拓寬發(fā)展空間,做強省會經濟圈。
03
構建市域鐵路通勤網
著力構建市域鐵路通勤網,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謀劃推進主城區(qū)至周邊區(qū)縣的軌道交通通道以及外圍區(qū)縣間的鐵路聯通。推動市域(郊)鐵路S1線規(guī)劃建設;依托既有線路,利用富余運力,謀劃研究開行市域(郊)列車,提升全域快速服務水平。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