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綠色出行宣傳月,9月18日至9月24日是公交出行宣傳周。隨著城市公共交通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的持續(xù)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積極響應綠色出行,但如何滿足人們對出行的時效性、便利性、舒適性的更高需求,讓綠色出行更順暢?
城市交通網記者在公交出行宣傳周之際,對國家發(fā)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東進行了一個簡短采訪。
1、很榮幸有機會向您探討關于如何提升公共交通效率的問題,現在道路擁堵厲害,老百姓出行,無非就是希望出行速度快一點,準時一些,所以無論用什么出行工具,能又快又準就行,作為業(yè)內人士,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程世東:要解決交通擁堵,讓老百姓的整體出行效率最大化、出行更快捷,很重要的是要優(yōu)化出行結構,就是讓更多的人選擇公交出行,或者步行、自行車出行,在道路資源有限的情況能讓所有人出行更順暢,如果大家都開車的話,可能是都堵在路上。
同時,還要從城市規(guī)劃布局的角度、從源頭找到問題的答案。如果城市發(fā)展是組團式的,職住在城市均衡分布,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很多人在城市中心城區(qū)外圍居住,到中心城區(qū)工作。這種外圍住,城內工作的狀況如果能夠優(yōu)化的話,那么公眾的出行距離會更短,出行的方向也會更均衡,道路擁堵、通勤距離長、潮汐現象等突出問題可能會改善很多。所以城市的規(guī)劃布局、源頭上是最重要的。
2.從城市的規(guī)劃、空間布局,到出行結構的優(yōu)化和調整,那智慧交通,能否成為讓出行更順暢的一個手段呢?
程世東:智慧交通的確是能讓交通更通暢,比如優(yōu)化紅綠燈的配時?,F在一些大城市,早晚高峰之后,交通都是非飽和狀態(tài),這個時候提高紅綠燈的配時能讓出行更為順暢。但它是有條件有限度的,比如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早晚通勤高峰期,整個道路就處于飽和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再去優(yōu)化的空間就不太大。要解決交通擁堵,解決老百姓的出行效率最大化,需要智能交通,但更要優(yōu)化出行結構。
3、隨著城市公共交通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的持續(xù)深入,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選擇公交出行?
程世東:如何讓公交更有吸引力和競爭力?其實反過來想老百姓為什么不愿意選擇公交出行?我認為主要是速度慢和不準時、不可靠。
堵車是造成公交車輛速度慢、到站的時間不準的主要原因,路權優(yōu)先就顯得非常重要。包括公交專用道和信號優(yōu)先,如果公交車道能真正連續(xù)成網,公交車全程沒有擁堵,既能快起來,又能很好的解決準時的問題,這是在路段上的改進措施。
公交出行還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車外的,比如等車、換乘和兩端接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如何讓等車時間變得更短呢?主要是發(fā)車頻次的問題,發(fā)車頻次增加了,等車的時間自然就縮短了。在現在客流量相對下降的情況下,需要車輛小型化一點,這樣能經濟地增加發(fā)車頻次,車次多了,乘客的等待時間就會變短。
還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最后一公里”。從家到車站,車站到最終的目的地,,如何讓時間更短、距離更短?除了盡可能的將站點做得更密一點外,需要考慮實際的步行距離。很多的城市,公交站點500米覆蓋已經做到了100%,但這個覆蓋是以公交站點為圓心,以500米為半徑畫了一個圓,乘客需要行走的距離可不僅僅是這個距離,比如說現在很多的居民小區(qū),只有一個大門,那么就需要繞半天,實際行走的直線距離和公交站點覆蓋的500米差距很大。
4、這個問題您談得非常細致入微,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程世東:這需要考慮開放小區(qū)、大院。首先要開放行人,也就是多設立行人出入口,這樣的話,大家到公交站點的距離就會更短。
為什么老百姓不去坐公交車,是因為走到站點的時間太長,公交車速度慢、不準時,等車和換乘時間長等等。要按照這個邏輯去分析還需要做些什么,盡可能地提高公交的速度和準時性,門到門的時間至少不比小汽車差多少。
除了公交優(yōu)先之外,步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也都是綠色出行、道路集約的出行方式,也要鼓勵。具體來說,步行道要有足夠的寬度和平整度,要有樹蔭,讓步行出行的環(huán)境變得更好。
自行車停放也是一樣,公交、地鐵、居民小區(qū)、辦公樓等周邊最便利的地方,應該設置充足的自行車停放空間等。
綠色優(yōu)先,低碳集約,更好滿足人們便捷、舒適的更高出行需求,讓出行更美好,讓城市更環(huán)保、更宜居!
4月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fā)布廣州交通運輸月報〔2025〕第2期。2025年2月,廣州市交通運輸整體運行良好。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為33.5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指數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9個重點收費站出入口共有1528萬車次汽車收費通行。 綜合運輸方面,2月全社會客運量約245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為88萬人次。其中,鐵路運輸客運量占全社會客運量的42.85%,民航運輸及公路運輸分別占35.12%和20.47%,水路運輸占1.56%。2月全社會貨運量約5834萬噸,日均貨運量為208萬噸。 公共交通方面,2月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3.16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為1130萬人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為846萬人次,常規(guī)公交日均客運量為220萬人次,巡游出租車日均客運量為62萬人次,水上巴士日均客運量為2萬人次。從公共交通客運占比來看,本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74.83%,常規(guī)公交占19.48%,巡游出租車占5.50%,水上巴士占0.19%。 道路交通運行方面,2月廣州中心城區(qū)城市道路工作日交通擁堵指數為4.11,處于“輕度擁堵”等級;早通勤時段擁堵指數為2.96,處于“基本暢通”等級;晚通勤時段...